真的認識風險嗎?
疫苗何時到?如何分配?國產疫苗還是國際疫苗比較好?一直是目前臺灣民眾共同的話題。
終於在6/4,由日本運送124萬劑AZ疫苗專機降落台灣,得到台灣民眾的熱烈歡迎。
之前因爲AZ疫苗在國外傳出導致血栓的副作用,使得民眾對接種AZ疫苗有所排斥,近日終於確認我國首例因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之案例。
這是一名30多歲男性在接種AZ後一週出現症狀出現血栓不良反應的個案,所幸經過臨床及時診治,個案目前血小板值恢復中,狀況穩定。
台灣目前TTS的發生率為百萬分之2.1,其他國家如英國於接種第一劑後TTS發生率約百萬分之12.3(截至2021年5月1日),歐盟則為百萬分之6.5(截至2021年4月4日)。
由於血栓經常是各種疫苗接種或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讓我想起了一個經典的案例,值得與大家分享:事件發生在1999年的英國,當時英國藥物協會核准第二代口服避孕藥上市,如同疫苗注射一樣,口服避孕藥的副作用也是血栓,而且最嚴重時會導致血栓致死,當時英國的媒體以「服用第三代避孕藥造成血栓致死的風險是第二代的二倍」大肆報導,造成婦女不敢服用第三代避孕藥,結果導致往後幾年英國婦女墮胎的比例大幅提高,當然墮胎手術有墮胎的風險,那麼為什麼英國婦女會寧可冒著墮胎的風險也不吃避孕藥呢?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不理解「風險」。
我從事風險管理的工作將近30年其實是不只是英國,台灣的民眾普遍對風險的認識也是嚴重不足,因為風險意識教育沒有被重視,也沒有被推動。
其實真相是這樣的,1999年當時的研究指出,每7000名服用第二代避孕藥的英國婦女會有一位出現血栓副作用,而第三代的避孕藥則是每7000名婦女服用會有二位出現血栓副作用,也就是說第三代口服避孕藥造成「絕對風險」只增加了七千分之一,但是「相對風險」卻是第二代的避孕藥的二倍,也就是「相對風險」增加了百分之百,但是大眾並不理解所謂「絶對風險」與「相對風險」有何差別。
結果被僅增加七千之一的副作用嚇壞了,最終卻面臨了墮胎手術!
剛剛我們談到「絕對風險」與「相對風險」,另一個值得討論的是「已知風險」與「未知風險」,簡單說「已知風險」就是已經有模型或公式可以計算的風險,而模型或公式則是根據過去發生的風險事故歸納整理而來。
由於已知風險有著明確的遊戲規則,因此可以商業化來推廣,例如:樂透、運動彩券、遊戲奬金、賭場經營到商業保險。
然而大部分時間我們遭遇的是未知風險,也就是已知的模型或是公式並無法去計算,因此所謂的專家往往分析過去的事件頭頭是道,但是預測未來卻失準。
以目前人類的經驗來看,「極端氣候風險」正屬於影響全球最大的「未知風險」,新冠疫情則漸漸由未知風險轉向已知風險。
理解風險之後,才能知道如何處理「不確定性」,這應該是人生的一大課題。
處理不確定性有幾個選項,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風險轉移,保險是最典型的風險轉移,工程外包也是另一種常見的作法,例如某些國營企業或公共服務單位,這樣一旦出事了,疏失責任好像就是外包廠商的。
不認同風險轉嫁的人常說:「買保險就是在跟保險公司對賭」,奇怪的是他會去買樂透,寧可相信機率極低的頭獎中獎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卻不相信機率更高的風險,例如癌症、重大疾病甚至是失智,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身為一個資深的風險管理專業人士,我深刻感受到風險意識及對風險的理解,時時刻刻影響到我們的行為與判斷力,例如:服用藥物、接種疫苗、接受一項重大手術、購物、投資決策甚至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等等。
而正確的風險意識其實是會降低風險的,然而無知或恐懼反而提高了風險;愈理解風險愈能夠趨吉避凶、化險為夷只可惜一般大眾並沒有發現。
電影「哈德遜河奇蹟」由Tom Hank飾演薩利機長,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雙引擎故障加上低空飛行、地面都是高樓,只好被迫降落哈德遜河,這是典型的未知風險,但事後取得各種數據、天氣條件電腦系統模擬後變成已知風險,美國航空事故調查委員會因此相信電腦模擬結果,也就是飛機可以安全返航機場,不必冒險迫降河面。
這正是大多數人會犯的錯誤,把未知風險當成已知風險處置,電影的最後證明了當面對「未知風險」時,豐富的飛行經驗及當下直覺判斷比起電腦模擬飛行或飛行操作手冊更值得信賴。
倍安保險董事長 黃志明
攝影師:Gustavo Fring,連結:Pexels